牛宝新闻中心
牛宝体育APP下载关于《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关于《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全面实施“532”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发展格局“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市委、市政府战略性谋划“两湖”创新区,开启城市发展的新征程,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了《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当前已形成《规划》文稿,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现开展编制成果公示,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
2)纸质意见邮寄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人民政府2号楼B座521,常州市生态环境局规划财务处,邮编:213000。(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请注明“《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2035年)》公示意见建议”字样)
附件:1.《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
2.关于《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2035年)》的起草说明
《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
常州市新时期发展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定位,全面实施“532”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发展格局“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市委、市政府战略性谋划“两湖”创新区,开启城市发展的新征程。
“两湖”创新区坐拥常州市滆湖与长荡湖,西倚茅山、瓦屋山水源涵养区,新孟河引江济太清水通道穿境而过,域内河网密布,蓝绿空间比高,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河、湖、荡、汊自然水生态肌理,是一块“留住了中吴乡愁、看得见江南烟雨”的苏南福地。
《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引领未来,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区域统筹,突出两湖生态价值的实现与江南水乡特质的彰显。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
《规划》是指导“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地方政府和各相关部门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建设,以及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的依据。
地理区位得天独厚。“两湖”创新区规划范围1485平方公里,位于常州市地理中心,地处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三大都市圈辐射交汇地带,贯穿长三角腹地的南北纵轴和牵引长江经济带的东西横轴交汇于此,凸显“一点聚众、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两湖”创新区是常州市“532”战略全面落地的龙头牵引,是长三角区域资源最优、空间最足、展示度最高的绝佳宝地。
自然生态本底优越。“两湖”创新区西倚茅山、瓦屋山水源涵养区,坐拥洮、滆两湖,地处太湖上游湖链的核心区,是太湖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新孟河“引江济太”清水通道穿境而过,长江水系与太湖水系在此交汇,域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呈现“一荡、两湖、三横、三纵”的水网格局。“两湖”创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她承载着6000年中吴历史演进的人文与乡愁记忆。
绿色发展势头强劲。“两湖”创新区常住人口及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区域内已经集聚了中德产业园、中以产业园等重量级国际合作平台,以及理想汽车、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和星星充电等站在新经济浪潮前沿的“新势力”企业,培育了光伏发电、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常州市正在将“两湖”创新区打造为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和强劲引擎。
工业绿色制造建设加快推进,产业特色优势不断凸显。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逐渐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名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农机和工程机械等多个产业或产品国内领先;石墨烯、碳纤维、碳复合材料等先进碳材料的研发应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地位。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重点行业整治力度不断加强。传统产业加大整治力度,2008年以来,化工、印染企业关闭淘汰率分别达到85.7%、61.2%;稳步建设武进科技织染集聚区、金坛时尚织染集聚区,促进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结构加快调轻调优,光伏、新能源、氢能、动力电池等产业的创新领军企业集聚,新能源产业优势凸显;中德城镇节能示范区加快推进,企业节能技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面发力,2021年单位GDP能耗较2008年下降64.4%。生态农业推进已见成效,积极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稻田综合生态种养、种植业氮磷减排及资源化回用、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形成“江苏金坛数字化零碳渔场” “黄金村有机稻米”等典型示范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
2022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22年规划区PM2.5浓度平均33.1µg/m3,同比2015年下降41.8%,与全市基本持平。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区域内2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5.5%,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90.9%。长荡湖和滆湖水质指标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指标已达Ⅲ类,总磷指标近三年来改善幅度较大,2022年,长荡湖总磷年均浓度为0.104毫克/升,滆湖为0.135毫克/升。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滆湖、长荡湖底栖动物全面向好,清水型生物逐步恢复并随河湖水网扩散。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严格管控类耕地占比仅0.0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8.81%,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较好状态,各类功能区噪声达标率稳定在100%。
规划区内已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13座,污水处理总能力达53.8万m3/d,实际处理规模37.9万m3/d,运行负荷达70%。建有工业污水处理厂1座,处理能力3万m3/d,工业集中区污水管网不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行政村完成治理率44.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设施2座,总处置能力为2050吨/日。稳步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成装机容量超过500MW。
规划区生态基底较好,与西部茅山山区连接成片,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的生态格局,共划定10类25块生态空间保护区域;蓝绿空间占比高超过70%,水面覆盖率达到35.57%。物种相对丰富,以长荡湖为例,浮游植物136种、浮游动物141种、鸟类216种,均相当于或超出太湖相应物种数量。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大,从2009年起,金坛区累计投入93亿元实施长荡湖综合治理工程,长荡湖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生态绿城项目实现增核1万亩、扩绿1.5万亩、联网300公里。
湖塘镇在全国首创“企业河长制”,企业家当河长,不仅推动企业从“排污者”变成“治污者”,也推动了治水模式从“政府单一途径驱动”向“政府-企业-社会协调多途径驱动”的提档升级,“企业河长”和“党员河长”治水经验被部、省推广。监测监控体系初具规模,建成21个大气监测站点,实现大气空气站乡镇全覆盖;建有24个国省考水环境监测站点。完成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成湖荡水生态监测点位5个,湖泊富营养化监测点位28个,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化网络,实现市、区、镇、村四级网络覆盖。构建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1204家,占全市核发排污许可证企业数量的42%。
“两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但仍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
碳排放强度偏高,虽然近年来区域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均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值。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的工业产值占比高,区域内生产型企业多,但高能级的科研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偏少,不足以引领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重大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工业用地产出偏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南乡镇工业快速发展阶段遗留的“危、污、乱、散、低”问题亟待解决,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城乡空间布局亟需优化。绿色建筑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大量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农村居民住宅,建筑质量和节能水平低,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和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工作面广量大。绿色交通出行率偏低,区域内尚未形成“多层次、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能满足居民日常出行需求,私家车出行率高。绿色社区建设比例低,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距离国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大气污染的复合型、氧化性污染特征明显,主要污染因子为PM2.5和臭氧。“两湖”创新区属于大气弱扩散区,环境气象呈现大气污染物易于累积、难于扩散的典型区域特征。洮滆两湖水华时有发生,湖泊总磷指标长期为Ⅴ类,湖泊生态修复任重而道远;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水系沟通不畅,区域内仍存在劣V类支流支浜,入湖河流总磷负荷超出湖泊容量。滆湖长期未清淤,內源污染严重。
2000年以来,洮滆两湖沉水植物大面积消失,湖泊由“清水草型”退化为“浊水藻型”。近年来虽然实施了退田(圩)还湖、退渔还湖、生态清淤、以渔控藻等工程措施,但离恢复草型湖泊的生态修复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两湖的生态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水生态系统还未恢复到良性循环状态,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系统性不强,稳定保持区域蓝绿空间比压力较大,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有待提升。生态景观功能的展示、特色文旅项目的建设、生态会客厅的打造,尚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高价值、高品位的生态产品供给匮乏。
水源地安全隐患仍未消除,饮用水源地核心区水质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湖泊水华频发,影响水源地水质安全。“两湖”核心区地势整体低洼,自然坡度较小,雨季排涝压力大,城市安全面临挑战。大量工业企业、城镇居民住宅分布在新孟河、湟里河、夏溪河和尧塘河等入湖河流沿线,工业企业事故性排放与雨季面源入湖污染冲击,带来潜在的污染风险。新孟河开通后,长江补水量的增加,对区域水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还需进一步跟踪评估。
规划区涉及金坛区、武进区、钟楼区和溧阳市4个区级行政区的17个乡镇或街道,区域内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缺少统筹,农村污水、城镇污水、支流支浜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开发模式有待实现突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系统化建设、高效运维、统一管理模式亟待建立。“两湖”创新区与宜兴市新建镇和丹阳市皇塘镇陆地毗邻、水系相通,同属一个生态系统,但跨区域分而治之,各地在重要水体的管控范围、管控标准和管控措施的差异性,导致区域水生态保护工作的系统性不够。
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效应助推高质量发展。常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正在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宁杭生态经济带、环太湖科创圈等多个重大发展区域在规划区交汇叠加,为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系统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思路提供契机。“两湖”创新区是长三角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42)的重要节点,是上海、南京两大都市圈咬合链接的重叠地带,是各类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集聚的重要走廊。这些国家重大战略叠加,为推动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
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呼唤带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龙头引擎。建设“两湖”创新区是常州市委、市政府把握发展大势、着眼城市未来,在反复研究、周密考虑、充分论证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532”发展战略全面落地的龙头牵引,是推动城市发展格局“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的强劲引擎。“两湖”创新区重大交通设施汇聚、生态资源优越、创新土壤厚植,生态休闲旅游基础良好,在中轴建设加快的背景下,“两湖”地区凭借禀赋条件,将成为常州呼应区域新格局的核心平台,培育产业新赛道的主战场,以及探索绿色新路径的引领区,实现从城市边缘地区向新增长极的跨越式发展。
具备打造“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的发展基础。常州“襟江带湖、江湖汇秀、水胜为美”,滆湖(常州)和长荡湖分别拥有144和90平方公里的水面以及77和62公里的岸线,呈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丰厚的生态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禀赋,为优化人居环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两湖”创新区已集聚常州科教城、武进高新区、武进经发区、华罗庚高新区、金坛经开区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和产业平台和中以创新区、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中欧绿色创新园等国际性创新平台,以及理想汽车、中创新航、蜂巢能源、星星充电等独角兽企业,成为“两湖”创新区带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两湖”创新区山水绝佳的生态基底、坚实有力的产业基础、辐射周边的交通基点、争先率先的创新基因,为建成“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奠定坚实基础。
城镇化快速发展加剧资源环境压力。未来十五年,常州将举全市之力加快“两湖”创新区扩容提质,统筹推进科创、生态、宜居、企业总部中心规划建设,推进“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建设,综合交通、园林绿化、市政、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项目的建设正加速推进和完善。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程度的建设用地的增量、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对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等各要素环境质量产生胁迫效应,对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和人居品质提升带来更多更大挑战。如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进一步探索。
“双碳”目标期盼发展机制创新。规划区内产业结构逐步明晰,但产业布局较为分散,规模化效益有待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需求日益凸显,基于“双碳”目标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空间格局的建设,都迫切需要有创新型的发展机制来引导。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需坚持创新驱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牛宝体育APP下载,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绿色低碳发展打牢坚实技术基础。
末端治理边际成本持续增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是由多种环境要素交互作用、协同治理实现的。随着污染防治攻坚的不断深入,已显现出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复合交叠,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多元,生产和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等多要素、多尺度、多介质的生态环境问题耦合叠加,应对难度将进一步加剧。当前相对容易实施、成本相对较低的污染减排措施大多已完成,末端治理的空间日益收窄、治理的边际效益不断降低,对加快推进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系统治理,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需从单维治理到多元系统共治转变。
新孟河开通对区域水文及生态的影响。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实施后,“两湖”区域水文会发生变化,对区域生态演化带来不确定性影响。一是对两湖生态的影响,新孟河工程运行后,新孟河流量流速加大,滆湖将成为引江济太的通道,缩短滆湖的换水周期,长江来水悬浮物含量较高,不利于两湖透明度改善,影响沉水植物的恢复,由于新孟河运行调度机制尚未明确,引江济太工程运行对滆湖生态环境的影响还需跟踪评估;二是两湖区域水动力的影响,在新孟河引水期间,尧塘河、湟里河(西段)、北干河(西段)将发生逆流入长荡湖,改变自然流态;三是对两湖水环境的影响,新孟河在常州奔牛段为立交形式通过,长江总磷浓度高于湖泊III类水标准,大量调水会导致入长荡湖、滆湖的总磷通量发生变化。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突出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落实常州市“532”发展战略,系统谋划生态中轴引领区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生态样板”,全面推动区域发展向“生态创新区和最美湖湾城”的蝶变。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践行“重现绿水青山留住金山银山,守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区域建设运营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基于全球视野,坚持高点定位,对标国内外先进理念和要求,规划引领“两湖”区域未来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级创新湖区的创建。
系统思维,统筹联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原则,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区域管理壁垒,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政府-企业-公众多角度共治,统筹好“两湖”创新区与周边区域、与常州全域的关系。
特色导向,分区施策。结合“三线一单”划定、区域状况及规划情况,划定生态环境功能分区,针对主要功能任务,分区分类施策,精准科学治污,发扬区域特色,提升生态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
价值提升,水乡特色。以湖为基,以河为脉、以水为魂,挖掘文化底蕴,彰显江南水乡特质,着力提升“两湖”生态服务功能,促进区域生态价值的转化与增值。
围绕“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的规划定位,打造“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的发展愿景,“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以湖为心、以水为脉的高品质水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奠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基石,建成“面向长三角的生态标杆区”“面向双碳的世界级创新湖区”和“面向未来的智慧型宜居生态城”。
规划范围包括金坛区3镇3街道(金城镇、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尧塘街道、儒林镇、指前镇)、武进区5镇2板块(湟里镇、嘉泽镇、武进经发区、牛塘镇、湖塘镇、高新区、前黄镇)、钟楼区1镇(邹区镇)、溧阳市3镇(别桥镇、上黄镇、埭头镇),以及长荡湖和滆湖(武进)湖体,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环境质量以2022年来计。
到2025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稳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二氧化碳排放增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生态产品价值得到明显提升,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融合的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及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绿色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生态价值GEP增幅超过GDP,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治理机制健全。
依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和《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规划区生态保护红线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湿地公园、重要湿地、特殊物种保护区等共计6类3个区域,面积208.22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
依据《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规划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包括地质遗迹保护区、洪水调蓄区、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重要湿地、特殊物种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渔业水域等10类19个区域,面积307.70平方公里。
生态空间管控区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重合的,按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执行,若同一生态空间管控区兼具2种以上类别,按最严格的要求落实监管措施。
依据《常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划定滨湖生态空间保护范围,并执行相应的管控措施。滨湖生态空间保护范围为:
(一)滆湖:北至揽月路;西至揽月路—孟津河及湟里河以南沿湖陆域相关区域至常州市界;东至揽月路—西湖路—环湖路—清影路、武进西大道以南沿湖陆域相关区域至常州市界。
(二)长荡湖:北至河海大道—滨水路(规划中)—长荡湖西路;西至长荡湖西路—芦家中河—清水渎中河—后渎中河;东至长荡湖大道及以南沿湖陆域相关区域;南至长荡湖(溧阳市)重要湿地边界。
依据《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划定河流生态缓冲区类别,执行相应管控要求。
原则上划定新孟河、北干河两侧50米,武宜运河、太滆运河、孟津河、丹金溧漕河两侧35-50米为河流生态缓冲区的优先管控区;其余河流河道两侧15-30米为河流生态缓冲区的一般管控区。
交通生态廊道宜结合交通线两侧绿化隔离带划定。铁路、高速公路两侧生态廊道不低于50米。
交通生态廊道管控。严格保护自然植被、农田、林地、水体,并根据各历史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乡土文化遗产的具体价值情况,采取适宜的保护措施;可进行适当开发建设,但应控制规模,协调风格;工业、仓储用地等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应逐渐迁出;禁止作为居住、商业、工业、仓储等新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允许少量的公共设施用地开发,包括公园、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等;鼓励对城郊乡生态廊道保护和投入。
按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构建原理,根据《常州两湖创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规划区可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分区,分别为湖泊保育区、生态绿心区、城市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
(1)湖泊保育区:主要功能是水资源调蓄、自然湿地景观维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包括长荡湖、滆湖湖体及滨湖生态空间,面积约256平方公里。
(2)生态绿心区:主要功能是保持适宜的绿色空间,维持河网水系的生态环境健康和水资源涵养,保障两个湖体的入湖水质,提升邻近核心发展区的生态空间质量和预留生态文旅慢生活休憩空间,保障区域生态碳汇,保持良好的生态本底,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范围北至夏溪河-尧塘河-东钱资荡一线,西至新建河-长荡湖,南至中干河-张河港(儒林镇和湟里镇行政边界),东至滆湖,面积约264平方公里。
(3)城市发展区:主要功能是保障城镇宜居生活,产业升级,支撑规划区社会经济低碳发展。规划范围为洮滆两湖及生态绿心区以北,G233高速路以东的区域。面积约523平方公里,其中滆湖北岸的城市发展区核心区面积28平方公里,简称“核心区”。
(4)生态涵养区:主要功能是承载水美乡村集镇绿色家园建设,合理发展生态农业及旅游业等产业,重点结合生态廊道等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塑生态田园中吴乡愁的水乡画卷。包括规划区内其余的约442平方公里的区域。
科学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两湖”区域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项目类别,严禁新增钢铁、水泥项目产能。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的盲目发展,建设项目审批应严格落实国家、省、市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审批、取水许可审批、节能审查以及污染物区域削减替代等要求。提高新建项目的资源和环境准入门槛,新建工业项目单位工业产值不低于1200万/亩,严格控制新建项目的废水排放强度,严禁引进排放大量高含盐废水的项目。
引导企业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能耗、物耗、水耗逐步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新建“两高”项目用能设备达到一级能效标准,二氧化碳排放增值满足区域容量控制要求。建立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产业退出清单制度。加大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两高一低”行业产能,关停退出超限值排污企业。
重点围绕国家确定的“碳达峰、碳中和”长远战略目标,依托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基础,在“两湖”试验区超前布局、研发和推广节能储能和碳减排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探索跨学科、跨领域、跨边界的交叉融合模式,有效激发创新要素之间的“化学反应”。
大力推动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以“两湖”试验区为主要创新集聚区,培育创新极核,打造常州创新高地。增强绿色低碳产业的资源要素集聚能力,发挥武进高新区装备制造、西太湖新型碳材料和氢能源动力、金坛经济开发区动力电池、光伏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势,培育一批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军企业。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力争实现部分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进工业、园区、供应链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武进区“95X”产业体系,培强做大金坛区“五新产业”(新能源、新基建、新能源汽车、新医药、新智能),持续推进优势产业“强链补链”、新兴产业“固链延链”、未来产业“建链拓链”。
加快实施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以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实施工业节能低碳改造,推动制造业绿色升级,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推动工业领域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优化能源生产布局和消费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到2025年规划区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降低到80%,到2035年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进一步降低,力争达到65%。
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钢铁行业严禁新增产能,积极发展短流程炼钢。瞄准高端化工新材料加快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精馏系统综合提效降碳、碳捕集与利用等新型技术。加快建材行业低效产能退出,引导建材产品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提升重点行业企业和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探索构建行业企业碳评价体系。
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推动各类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推动绿色交通骨架建设。核心区居民出行应以“公交+慢行”为主导,规划“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高品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非核心区以“快轨+快速干道”为主导、快捷出行的绿色交通系统。
积极引导绿色出行,进一步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效率,初步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BRT等中运量公交系统为辅助、常规公交为基础、共享交通等其他公共交通为补充的绿色出行模式,核心区绿色出行比例2025年达到70%以上,群众公共交通出行满意度达到90%以上,2035年核心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群众公共交通出行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实施“绿色车轮”计划,有序推动老旧车辆替换为新能源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加快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建设,淘汰更新或改造老旧车船,加快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在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港口服务等领域应用。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升级,持续提升绿色建筑品质,推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化装修,推广绿色建材产品应用与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到2025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加快推进规划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绿色化改造,引导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绿色农房建设,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和微改造,适度提升绿色空间面积,推进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
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入推进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深化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探索建设光伏一体化建筑、光储直柔建筑等示范工程,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加速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发挥武进区绿色建筑产业示范区引领作用,推广应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打造长三角建筑科技中心,探索多要素系统合成、多技术集成应用的示范。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引导生产方式清洁化、农药化肥使用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面源污染治理精准化,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积极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农业节水。加大田间节水设施投入力度,开展节水型灌区建设。集成推广节水节肥等绿色技术模式。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在前黄镇、指前镇等推广种养循环生态模式,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粮饲-猪-沼-肥”等生态循环种养。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健全完善以机械化还田为主体,饲料化、能源化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
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严格限制苗木、草皮种植等需要移栽取土,破坏耕作层的“非农化”种植。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等,消除农业环境安全隐患。
逐步调整区域用能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占比和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有序推进电代油、电代气和煤改气工作。提高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源头协同推进污染控制和碳减排,降低碳排放强度。
开展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促进传统能源要素和新兴清洁能源要素的有机融合,逐步实现清洁能源替代,深化专业化分工,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促进、多细分领域相互依存的清洁能源生态。
对规划区内钢铁、化工、建材、冶金等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的单位产品能耗对标淘汰制度,全面落实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以化工、印染、电子、建材、冶金、原料药等行业为重点,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进一步压实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主体责任。
严格要求企业落实能耗双控、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区域污染物排放控制等刚性要求,新建项目严格节能审查,坚持新增用能项目能效水平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准入,推动低于基准水平的高能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起义有序实施改造升级。
统筹衔接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开展综合性区域、产业园区等各类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扩大示范效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到2025年,规划区碳达峰碳中和指数达到60,生态园区建设占比达到60%。到2035年,碳达峰碳中和指数达到80,生态园区建设占比达到100%。
进一步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光热、风电应用范围和规模,合理开发生物质、光热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应用推广“光伏+充电桩”“光伏+路灯”“光伏+建筑”等新技术、新装备。
通过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沼气、秸秆成型燃料、垃圾焚烧发电等形式,探索建设生物质清洁能源替代发电项目,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率,统筹布局垃圾焚烧电站建设,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推进金坛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
积极组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街道、镇、村等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落实《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系统推进、广泛参与、突出重点、分类施策,规划区内绿色社区占比到2025年达到50%,2035年达到100%。
增进低碳消费与低碳生产相互促进,大力推广高科技环保材料服装产品,推广绿色无公害食品,提倡低碳餐饮,推行“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居住,鼓励使用节电型电器和照明产品,培养良好的低碳穿衣饮食习惯。
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组织实施绿色出行碳积分激励工程,倡导“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行、5公里内公共交通”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强化PM2.5和O3精细化协同管控。推动规划区PM2.5浓度持续下降,有效遏制O3浓度增长趋势。开展系统协同治理科技攻关,制定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及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加强O3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强化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的协同减排防控。开展VOCs治理攻坚,分类实施原材料绿色化替代,深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售等重点行业VOCs深度治理和重点集群整治,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集群建设VOCs“绿岛”项目,统筹规划建设集中涂装中心、集中电镀中心等,实现VOCs集中高效处理。加强固定源深度治理,推进钢铁、电力等行业污染物稳定超低达标排放,推进建材、玻璃等工业窑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或清洁能源替代。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严格车辆准入管理,全面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加大船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推进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同步管控,鼓励绿色新能源车辆的应用。
加强城乡面源污染控制,深入推进餐饮油烟和住宅油烟专项治理,全面实行绿色施工,实施扬尘精细化管控。
到2025年,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以上,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2035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25微克/立方米。
水资源保护。强化节约用水,坚持节水优先、量水发展,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广先进适用节水技术与器具。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田间节水设施。提高雨水、再生水资源利用规模,鼓励工业生产、园林绿化、市政杂用及生态景观等领域优先使用再生水。到2025年,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5%,2035年达到30%。
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城镇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完成区域内雨污分流改造,实施雨污水管网精细化养护管理,提升城镇污水综合处理水平;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到2025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9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
工业水污染防治。推动重污染企业清退、重点行业升级改造、企业入园工作,完善工业园区配套环境设施。提升工业废水单独收集与处理能力,100%达标排放。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工业园区、开发区推广分质供水和建设水资源梯级利用系统,钢铁等冷却水耗量大的企业积极推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循环再生利用。全面完成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提升涉磷行业污染治理水平。加强涉氟企业监管,到2024年底,涉氟重点企业全面安装氟化物在线监控装置并联网。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推动农药施用减量化,加快推进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到2025年,完成区域内国考断面上游、入湖河流周边或附近规模化灌区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推进磷肥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推进渔业减排增汇,以构建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区为重点,全面完成规模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
小流域综合治理。近期重点工作,一是强化断面达标整治,围绕重点考核断面和骨干河流,开展水系沟通、河道清淤、雨污分流、污水接管、水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整治措施,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二是完成劣Ⅴ类支浜消劣。组织实施新孟河沿线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支流支浜水质定期监测,对水质尚未消劣或出现反复的支浜,完成武进区崔家浜、唐家浜等一批劣Ⅴ类支浜整治。三是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按照“查、测、溯、治”原则,全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工作,规范排污口设置和管理,取缔、整治非法及设置不合理排污口,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实施日常监测、监管、预警、整改等长效管理。
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加强入湖河道排污口综合管理,定期开展沿河巡查;加快新孟河及骨干河道沿线支流支浜水环境综合整治,清淤疏浚,疏通水系,削减区域水污染物入河量;开展入滆湖、长荡湖河口生态拦截工程,重点加强中干河、北干河、湟里河、孟津河等4条骨干河道生态岸线年,无航运功能河流岸线%以上。生态缓冲区建设。根据《江苏省生态安全缓冲区管理办法(试行》及建设技术指南的要求,积极开展生态安全缓存区建设。全力推进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湿地。近期,实施武南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尾水生态补水工程、金坛第一污水处理厂、邹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等尾水净化工程,保障尾水生态安全。远期,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因地制宜接入生态湿地,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缓冲区全覆盖。实施长荡湖、滆湖生态涵养型缓冲区建设。
加强农用地污染风险防控与安全利用。加强农用地周边潜在污染源的识别和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和处置系统。定期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行分类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严格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执行建设用地环境管理制度,定期更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未达到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建设用地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加强对遗留场地、暂不开发利用场地的管理和风险防控。
开展地下水涵养与污染防控。禁止无序开采地下水,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对垃圾填埋场、加油站、重点企业等潜在污染源的监管,强化对受污染地下水的控制与治理。
加强规划阶段对噪声影响评价和控制措施的设置。依据规划环评对噪声环境的评价结果和控制措施,落实防控措施。工业企业布点应远离居民区等噪声敏感建筑集中区域。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等的噪声防护距离,严格住宅隔声性能设计要求,落实隔声减噪措施。
制定区域噪声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实行重点监管,向社会公开并适时更新。落实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落实建筑施工噪声自动化监测要求,强化施工单位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实施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科学设置管控措施,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严控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污染。
强化噪声监管能力建设牛宝体育APP下载。健全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定期开展建成区和各乡镇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及优化调整。做好信息发布与公众监督。
推动固废源头减量。鼓励培育绿色工厂,促进中以常州创新园、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等创建“无废园区”,推动金坛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绿色园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强化塑料污染治理,加快培育快递包装可循环新模式;加强化肥农药管理。推动新型地膜试验示范点建设,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完善“无废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建立完善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领域制度体系,促进废物源头减量和规范处置;完善技术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一膜两用、适时揭膜等技术,强化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等利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强化水域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科技支撑;构建市场体系,探索采用特许经营、PPP、EOD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深化政银合作,探索应用绿色金融工具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监管体系,做好生活垃圾调度方案的监督执行,加强餐厨废弃物监管,抓好焚烧飞灰和废渣安全处置运营监管,做好各终端处置单位第三方季度督查工作。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四大体系更加成熟,“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提升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能力,建设金坛、武高新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处理能力分别达到2万m3/d和3万m3/d。到2025年,实现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工业废水集中收集处置率100%。加强园区配套雨污水管网建设与维护。结合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工业污水管网建设,定期开展工业园区管网养护。
推进工业集聚区再生水利用系统规划建设。加强火电、石化、钢铁、印染等高耗水行业项目再生水利用,对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有效利用的,要严格控制新增取水许可。开展企业用水审计、水效对标和节水改造,推进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推进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集成优化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梯级利用。开展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推动地方和重点用水企业搭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
结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开展城镇污水管网改造、修复与优化。实施邹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和金坛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阳湖净水厂建设、滨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三期扩建工程,总规模52万m3/d。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到2025年达到90%以上,到2035年达到100%以上。
加强城镇建成区径流污染控制。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合理运用海绵设施,加强城市面源治理,强化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推动雨水收集和资源化利用。2025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60%,2035年达到65%。
多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加强污水治理与厕所革命、黑臭水体治理、国省考断面水质改善等有效衔接,优先治理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村庄生活污水。到2025年,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加快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监控信息平台,鼓励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社会化试点,推行城乡污水处理系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
推进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与绿色建材、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等产业耦合发展。统筹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布局,推动固危废“点对点”定向利用、梯级利用、设施共享,建立上下游循环链接体系。提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能力,支持建筑垃圾高值化利用。到2025年,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基本成熟,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75%。
加强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有机废弃物处理示范区,推进以多源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实施湖塘厨余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工厂项目,新建前黄、嘉泽有机肥中心,逐步扩大湟里淤泥固化站、湖塘园林废弃物处置中心服务范围及处置利用规模,从资源利用、生态岛建设等多重技术路径来制定滆湖清淤淤泥的系统解决方案;鼓励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新型适用工艺使用,推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趋零填埋。到2025年,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
抓好“危污”类企业的动态排查治理,确保清存量、零增量。强化综合监管执法,实施销号管理,做到“发现一家、整治一家、销号一家”,切实消除安全环保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安全环保底线。加强工业厂房租赁管理,督促出租企业履行环保、安全主体责任,防止关停企业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
优化电镀、涂料、铸造和印染产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绿岛”“绿链”等集聚式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全面提升相关行业制造工艺装备绿色水平。对区域内13家专业电镀企业分类整治,积极推进集聚发展,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对区域内17家涂料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积极推进涂料企业集聚发展、涂料产业绿色发展,实现本质安全根本提升、区域布局明显优化、低端产能大幅减少。对区域内173家专业铸造企业和有铸造工段的企业进行分类治理;对区域内41家印染企业开展行业治理提升,优化空间布局、严格准入门槛、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实现印染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加快建设金坛、武进印染集聚区,通过改造提升、兼并重组、关停淘汰等手段,培育一批工艺装备水平领先的重点企业,引导一批企业向集聚区转移,退出一批低端低效产能,提高我市印染行业集聚度和核心竞争力。
到2025年,建成“电镀+”武进区表面处理中心、“涂料+”武进区绿色集聚区等项目,区域内电镀、涂料企业入园率分别达到75%、60%以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VOCs排放量比2020年削减20%以上。
针对武进区前黄镇55家玻璃钢企业、钟楼区邹区镇437家灯具企业等重点产业集群存在的突出安全环保问题,开展“VOCs”治理减排、消防安全“除患治违”、安全生产整治等专项治理,依法依规关停淘汰一批、整治达标一批、转型升级一批企业。
到2025年,完成一轮玻璃钢制品行业全覆盖“回头看”,全面完成企业整治达标,累计整治26个片区“危污乱散低”作坊企业437家,涉及土地2492亩。
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对布局散乱、污染严重、效益较差的工业片区(集中区),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开展集中连片整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倒逼落后工艺退出,实现产业升级、园区更新。
到2025年,通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强化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招引优质企业入驻、推动原有企业提质等措施实施更新,完成别桥镇工业集中区、上黄镇工业集中区等2个工业片区更新改造;通过布局优化、“化零为整”、连片整治等方式,完成金城镇小工业园、指前镇社头工业集中区和儒林镇现代产业园一期东片区等3个工业片区改造提升,进一步推动片区盘活存量资源,提升产出效益;通过对低效地块加大征收力度,持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加快推进湖塘沟南工业园、牛塘白家工业园、嘉泽镇满墩工业集中区、前黄镇邮电通信光缆工业集中区、前黄镇寨桥高力彩钢工业片区等重点园区的更新改造。
洮滆两湖对常州市乃至整个太湖湖西区的环境变化、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持、生源要素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安全保障、防洪抗旱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洮滆两湖作为太湖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太湖流域水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湖规划水质目标为2025年长荡湖、滆湖水质稳定保持在IV类(其中滆湖总磷总体达到0.1mg/L,总氮不高于1.68mg/L;长荡湖总磷稳定达到0.09mg/L,总氮不高于1.43mg/L),2035年长荡湖、滆湖稳定达到III类水体;生物完整性指数IBI值持续提升。
开展滆湖退圩还湖二期工程,加快清退湿地保护区内的违章占地,扩大滆湖生态空间,恢复滆湖的可调蓄水面,增强防洪调蓄能力,促进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在武进区沿江高速以南实施退圩还湖工程20平方公里,其中新增成湖面积15平方公里、排泥场5平方公里。
科学制定滆湖常态化清淤计划,2023年,完成滆湖清淤500万方,到2025年,累计完成滆湖清淤1500万方,并对清淤工程的水生态环境效果开展跟踪监测和评估。
结合退圩还湖和生态清淤工程实施湖底微地形重塑,营造不同的水深条件和湖底起伏地形,改善消浪环境,为水生植被恢复提供良好的生境条件。
开展植物群落恢复,形成挺水−浮叶−沉水群落交错带,为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创造适宜的生境条件。结合滆湖退圩还湖二期工程,2025年底前在滆湖设置水生植物恢复区约7-8平方千米,逐步恢复“水下森林”。
到2025年,滆湖(武进)水生植物恢复区面积达到湖泊面积的10%,到2035年,逐步实现从“浊水藻型”湖泊向“清水草型”湖泊的恢复。
沿湖布置滨湖缓冲带,严格落实滨湖生态空间管控相关要求。建设滆湖西侧湖滨湿地带,长度约12.6公里,面积约6平方公里。
开展长荡湖溧阳片区退圩还湖工程,2023年完成该片区9817.2亩围网养殖清退,提升长荡湖的调蓄、行洪、供水能力。2024年前完成长荡湖保护范围内2.4万亩养殖池塘清退。开展长荡湖溧阳范围内底泥监测评估,根据监测结果科学开展生态清淤。
结合退圩还湖和生态清淤工程实施湖底微地形重塑,营造不同的水深条件和湖底起伏地形,改善消浪环境,为水生植被恢复提供良好的生境条件。长荡湖西部入口及南侧布置12公里生态浅滩。
开展植物群落恢复,形成挺水−浮叶−沉水群落交错带,为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创造适宜的生境条件。设置水生植物恢复区约13平方公里,逐步恢复“水下森林”。
到2025年,长荡湖水生植物恢复区面积达到湖泊面积的15%,到2035年,基本实现从“浊水藻型”湖泊向“清水草型”湖泊的恢复。
完成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立固定观测样地或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开展滆湖、长荡湖以及湟里河、北干河等骨干河流水生态观测和调查评估,实施河湖生态完整性修复工程。滆湖、长荡湖以及主要入湖河道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改善。
加强鱼类保护与恢复,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科学划定滆湖、长荡湖禁捕、限捕区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其他水域禁止生产性捕捞。
保护珍稀水生物质栖息地和两湖种质资源,加强达氏鲌、红鳍原鲌等两湖土著品种鱼类产卵场、育幼场等关键栖息地保护力度,恢复珍稀鱼类种群资源。
持续推进增殖放流,投放鲢、鳙鱼和螺蛳,利用水体饵料资源,提升食物网丰度,恢复水生生物系统功能。
积极探索“生态岛”建设工作,发挥生态“大斑块”的链接效益,协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持续提升,指示生物类群生命力指数在现有基础上提升20%,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100%。
保障生态流量。统筹洮滆流域水资源需求,合理确定区域重点河流的生态流量及两湖的生态水位,改善两湖区域重点河流生态流量的调度能力,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
加强监测预警。充分衔接长江-太湖水资源调度规则,科学设置新孟河流域水文监控断面,加强河流生态流量及湖泊生态水位的监测,建立河湖水文监测预警机制,为两湖区域防洪防涝及基本生态用水调度提供支撑。
强化科技支撑。开展新孟河“引江济太”对洮滆两湖生态环境影响专题研究,全面评估新孟河引水对洮滆两湖生态环境及流域水动力的影响,科学支撑两湖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生态绿心区是保障太湖湖西区生态系统连通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两湖区域水资源涵养、水质净化和水生态安全的功能。区域定位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最具展示度的城市生态客厅。
绿心区核心保护目标,到2025年,EQI得分不低于55(初步达到II级),蓝绿空间占比保持72.5%,河流、湖泊生态岸线mg/L,支流支浜“四有”率达100%,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80%,规模池塘标准化改造率60%,骨干河流种植业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率达100%;到2035年,EQI得分不低于65(稳定达到II级),入湖河流总磷降到0.08mg/L,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规模池塘标准化改造率100%,支流支浜种植业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率达100%。
根据绿心区水系特征和村镇分布特点,将夏溪河、湟里河、北干河及中干河等四条骨干河道流经区域划分为48个小流域。
加快湟里、儒林两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镇区污水收集能力,尽快解决现有乡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低,处置能力得不到有效利用的弊端。建设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运行管理体系。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状况,开展灌排系统规范化整治,构建“种植田−排水沟−汇流塘−种植田”的种植区域养分循环利用系统,因地制宜通过水路改造实现非固定种植业排口合并。统一规范排污口设置和标识,强化种植业面源污染生态化治理措施。到2025年,绿心区骨干河流种植业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率达到100%,2035年支流支浜种植业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率达到100%。
开展百亩以上连片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建设尾水收集、湿地净化塘、水循环设施等,推广水产生态化养殖模式,实现养殖业尾水排放稳定达标。2025年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加强水系连通,结合新孟河调水提升水系生态流速,实施夏溪河生态流量工程。开展河道清淤与生态岸坡建设,建设河流生态缓冲区,提升河道自净能力。到2025年,无航道功能河道生态岸线%,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支流支浜“四有”率达到100%。
建设入滆湖的河口湿地,2025年完成湟里河、北干河入滆湖河口湿地带约8平方公里;建设入长荡湖的河口湿地,2025年完成湟里河、北干河入长荡湖河口湿地约2.5平方公里。发挥河口湿地分层净化作用,改善入湖水流水质。湿地前应设置沉沙措施。河口湿地工程不占用基本农田,不改变耕地性质,对涉及的农田、耕地开展退水设施的生态化改造。
基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建立生态产品清单或目录,持续开展生态产品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并适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推进生态产品确权登记,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措施。
基于规划区优质的水资源、生态资源、农产品资源、步道及水道经济潜力,提升物质供给、文旅休闲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品牌。提升绿色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态产品质量,借助河口湿地、河湖缓冲带及郊野公园等生态修复及提升工程,提高水质净化及固碳释氧等功能水平,实现生态产品增值溢价。
打造“两湖”生态名片,在沪武高速以南,花海大道以东区域规划建设集科教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两湖”生态会客厅,总规模约321公顷(最美鹭湖214公顷;科创客厅62公顷,候鸟王国45公顷)。重点打造蓝绿交融的内湖水面及滨水绿地,建设约1000平方米的生态产品展厅。
结合彰显水乡特色的城市文旅慢行系统建设,修建夏溪河智慧之路、湟里河小镇之路、北干河水乡之路和孟津河浪漫之旅、新孟河森林之旅和长荡湖大道观湖之旅的“三横三纵”主题休闲观光线公里。
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为核心,打造金坛区钱资新城、科教名城,以长荡湖休闲运动公园、陌上花开等项目构建生态城市会客厅,以华罗庚科学城、城旅综合体打造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和特色滨水空间,以河海东街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涑渎小镇重塑造浪漫水城,以柚山村等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示范带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系列典型生态节点,建设依托中以产业园的异域风情街,花漾江南特色的西太湖花博园,候鸟天堂、滨湖鸟岛等生态科普基地,科创鹭湖所在的生态会客厅,香泉村、柚山村等文化传统村落,彰显水乡田园风貌的稻香苇韵,依托河口湿地的嬉水乐园及元宇宙智岛的动漫天堂等重点项目。
创建品牌绿色农产品,提升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价值。推动前黄镇稻米、夏溪花卉苗木、长荡湖绒螯蟹及金坛红香芋等优质农产品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以可持续的方式经营开发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产品增值溢价,到2025年,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到80%。
区域旅游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通过环境质量提升及文旅商贸的发展,促进区域内生态品质的整体提升,带动生态价值的转移增值。
城市发展区核心区,简称“核心区”,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创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湖湾城”,主要功能是保障城镇宜居生活,产业升级,支撑规划区社会经济低碳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突出水安全保障,以智慧型海绵城市建设为重点,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打造韧性城市。提升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核心区通过“强骨干、理水网、补海绵、塑河岸”来构建完整的海绵生态空间格局,规划形成“一带两轴六廊三园多点”的海绵空间格局,重点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中央枢纽、智慧公园、环城公园、创新公园、运动中心等工程。到2025年,海绵城市建成覆盖率达到6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95%,地表水体水质达标率达到85%。到2035年,海绵城市建成覆盖率达到8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100%,地表水体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应急管理”的排水防涝体系。强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源头减排能力,建设完善雨水管网系统(管网设计重现期:改造达到3~5年一遇,新建5年一遇),提升雨水排涝能力,建立公共滞蓄空间,明晰防汛排水出路,消除现有积水点和内涝风险区,提高雨洪安全韧性。建设排水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提高水安全保障管理水平,实现3~5年一遇不积水,20年一遇不内涝。
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开展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加快城中村、老旧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乡镇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消除城市收集管网空白区。扩建祥云路、果香路污水泵站,总规模9.0万m3/d,扩建滨湖污水处理厂,规模30万m3/d。实现城市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和全处理。到2025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95%,到2035年达到100%。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加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和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提升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水平。到2025年,年径流污染物总量削减率达到60%,2035年达到65%。
推进河道疏浚整治,改善水体流动性。开展活水推流区域建设,规划滨湖污水处理厂尾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促进水体流动,实现城市水环境III类水质标准。
强化海绵城市绿色设施的渗、蓄功能,建设雨水调蓄池(100m3/公顷),提升雨水调蓄和利用水平。实施再生水回用于高铁站城市杂用工程(规模1.0万m3/d)、公园湿地生态补水工程(规模5.0万m3/d)和中节能中水源能源站补水工程(规模10.0万m3/d)。到2025年,雨水利用替代供水比例达到3%,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到2035年,雨水利用替代供水比例达到5%,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
强化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提升降雨径流控制能力。拓宽骨干河道,增强防洪排涝、引清活水以及河道航运能力,打通断头浜,加强水网连通性,保护和恢复河、湖、湿地等水系调蓄空间,提升城市蓄水、渗水和涵养水的能力。开展河道岸线生态化改造,提高河流水体修复能力和景观功能。到2025年,无航运功能河流岸线年,生态岸线%。
实施“双水源”保障。推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升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水平。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规范设置水源地勘界立标及隔离防护,完善饮用水源地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预案,健全水源地长效管护机制。到2025年,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龙头达标率100%。
强化环境风险源管控。推进重点企业环境风险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及时更新环境风险源清单,实施差异化动态管理。加强区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评价,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审核。督促环境风险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重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强化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控。实施更加精准的分级管理,提升园区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推进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全覆盖。建立园区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保障体系,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
加强水环境风险防控。完成区域骨干河流应急防范工程建设,持续加强蓝藻预警防控,确保两湖安全度夏。
推动新污染物治理。全面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淘汰和限制措施,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在长荡湖、滆湖开展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等新型污染物试点监测。落实“健康江苏2030”战略,持续开展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环境与健康研究监测,持续探索环境健康风险管理。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持续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持续强化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提高预案可操作性,完善“两湖”各所在行政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要求完成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电子化备案。落实环境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强化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环境应急联动。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按要求开展突发生态环境事件调查。依托重点企业、社会化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建成与辖区环境风险水平相适应的环境应急物资库、监测和救援队伍和专家库,分类分级开展多形式环境应急培训。加强环境应急装备配置,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拉练,不断提升环境应急能力。
统筹构建污染源监控网络。完善“用电、视频、工况和一园一档”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强化重点排污单位监控管理自动化水平,推动污染源监测与排污许可监管、监督执法联动,加强固定源、移动源和面源监测,推进区域入河(湖)排污口溯源监测监控。
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探索开展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推进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构建高分辨率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探索开展碳排放核算校验体系等方面工作,择址建设温室气体监测站,形成碳监测业务化运行能力。
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覆盖典型生态要素和重点区域的地面监测系统,形成空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构建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体系,推进PM2.5与O3“双控双减”监测网络建设。统筹优化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整合其他部门监测点位建立区域水环境点位库,实现监测点位可视化。加强声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完善区域噪声监测点位。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提升遥感监测解译能力。
健全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完善滆湖、长荡湖及骨干河道鱼类、浮游动植物、湿地底栖生物及鸟类等监测网络,科学评价两湖区域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观测固定站点,提升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打造集科普、展示、宣教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完善全过程监督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并落实预防人为干扰干预监测活动工作机制,强化社会化检测机构和运维服务的考核管理。
开展“互联网+环保”建设,搭建生态环境智慧化平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智慧生态环境监测感知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分析应用,促进跨要素、跨区域的生态环境协同监控,提高智慧生态环保综合决策水平。
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模式。“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监管应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创新模式,试点建设常州“两湖”创新区+新建镇(宜兴市)+皇塘镇(丹阳市)生态环境联防共治示范区,推进生态环境标准统一、环境监测统一和环境监管执法统一。
完善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形成层级分明、职责明确的生态环境执法管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规范化,强化环境执法“大练兵”,规范“双随机、一公开”执法,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建立专案查办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机构的部门联动。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能力,探索非现场监管和执法,建设“互联网子监管”系统,强化热点网格、在线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应用,提升执法效能。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采取政府采购生态产品、共建生态园区、产业转移、企业补偿、设置生态公益岗位等多种生态补偿方式;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实施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用地政策,建立洮滆两湖、新孟河控源截污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拓展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方式,发挥公众在地方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落实“政府补贴+第三方治理+税收优惠”联动机制,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治污设施更新换代。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管理机制。探索统一治理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投建管运”一体化,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创新环境治理模式。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推广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绿岛”建设;参照EOD项目模式,成立独立组织机构或政府委托平台公司组织实施运行,改变以往政府负债型发展方式。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落实好促进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污染防治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支持湖泊保育区、环湖生态修复区、生态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完善金融扶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商业银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的信贷支持。
加强应对减污降碳、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土壤环境管理、环境应急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建立“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政府智库。加强环境科技对管理决策的支持保障,开展与国内外优势研究机构和环境领域龙头企业的科技合作,鼓励重点领域关键性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和工程项目。
加强组织领导。筹建“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管理机构,明确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考核,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估,落实绿色发展要求,试行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GDP双考核制度。
健全考核体系。开展“两湖”区域生态质量评价(EQI)和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探索建立区域生态质量与水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评价考核机制,有效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河湖水生态健康。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年度调度机制,细化《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估机制,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各地、各有关部门政绩考核和环保责任考核内容。夯实落地评估的执行机制,建立动态的数据与信息系统平台,便于规划成果的全面评估、监测预警、分级考核。
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聚焦重要生态环境要素,完善渔业、耕地、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加大纵向补偿力度,突出补偿重点。探索建立补偿资金与破坏生态环境相关产业逆向关联机制,减少对高耗能、高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相关产业的补偿力度。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为重点,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实施项目动态调整,形成建成一批、淘汰一批、充实一批的良性储环机制。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保障,优先保证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的用地需求。
丰富资金渠道。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整合各类项目,积极申报中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争取政府专项债券、绿色基金和低息金融产品融资支持。建立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探索经营性生态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和社会捐赠资金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
倡导低碳生活。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倡导“光盘”行动、低碳绿色过节,在公共场所推广使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在绿色出行节电等领域推广碳普惠。持续办好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活动,倡导自然、环保、节约、健康的生活理念,引导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1、碳达峰碳中和指数:从气候雄心、低碳状态和减排趋势三个维度计算,其中:气候雄心分指数下设宏观目标和能力建设2个二级指标;低碳状态分指数包括各地能源消费、经济社会结构,及碳排放水平三个二级指标;减排趋势则包括减排效率、达峰趋势等二级指标。(参考《中国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指数摘要报告》)
3、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低碳生产、经济增收、安全供给三个维度计算。(参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
4、核心区绿色出行比例:两湖核心区域,绿色出行比例=绿色交通出行量/全部出行量×100%,牛宝平台入口其中绿色交通出行量包括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的出行量。
5、生态园区/绿色社区占比:绿色园区/社区数量占所有园区/社区数量的百分比(参考《绿色园区评价要求》和《绿色社区指导手册》)
6、PM2.5年均浓度: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监测结果的全年平均值。
8、核心区海绵城市建设覆盖率:两湖核心区域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占核心区行政区域总面积的比例。
9、生物完整性指数IBI:见《常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2016-2020年)》附录二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六、生物环境中关于浮游藻类完整性指数(P-IBI)、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其他尚有地表土壤动物完整性指数、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鸟内完整性指数等,见参考文献。
10、蓝绿空间占比:蓝绿空间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国土空间中的“蓝绿空间”是蓝色空间和绿色空间的总和。蓝绿空间一般被定义为各类水域、湿地、绿地、农田、森林、草地等开敞空间所构成的空间系统。
11、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计算公式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向污水处理厂排水的城镇人口/城镇用水总人口×100%。其中,向污水处理厂排水的城镇人口=污水处理厂进厂水量(实际处理水量)×污水处理厂进厂生活污染物浓度/人均日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为每人每天45g)。
12、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量/污水处理量×100%
1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是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其它指标还包括居民知晓率、居民参与率、分类准确率等。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 102-2004),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质量与垃圾排放总量的比值。
14、建设用地/受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计算:A=(B+C+D)/E×100%,其中
B:轻微污染且实施了优先保护类措施(加强监测,因地制宜推行种养结合、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少耕免耕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的耕地面积;
C:实施了安全利用类或治理修复类措施(优化施肥、水分调节、低积累品种替代、土壤调理、撒施石灰、生物修复等),且实现农产品质量达标生产的轻中度污染耕地面积;
D:实施了严格管控类措施(种植结构调整、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分、退耕还林还草、休耕等)的重度污染耕地面积;
E:该区域受污染耕地面积,即轻微污染、轻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耕地面积之和。
15、工业废水集中收集处置率:工业废水集中收集率=工业废水处理量(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万吨) ×100%。
16、核心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核心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核心区公园绿地面积/核心区人数。
17、饮用水龙头达标率:饮用水龙头达标率=饮用水龙头达标数/调查样本总数×100%,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组织对居民水龙头水进行抽样调查。
18、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城乡同质覆盖率:享有与城镇同等的社会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的村落数量占总村落数的比重。
19、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统计部门组织的居民对本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满意程度抽样调查,通过每年调查居民对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参考:《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20、乡愁资源活化率:是针对“两湖”创新区的特色指标,包括三个二级指标。(1)“有河、有水、有鱼、有草”四有率指标:以III类河流水质来维护和体现有水、有鱼、有草的健康河流状况;(2)“见山见水、湖光山色”同框率认可度:良好的生态景色需要优良的大气能见度来体现,以PM2.5浓度不超过30 mg/m3的天数比例来衡量;(3)万顷良田保护率:“两湖”区域的特色稻田主要分布于儒林和指前镇等区域,面积约一万公顷,对此万顷稻田的保护既是对耕地红线的保持又是对“两湖”特色人文景观的保护。
关于《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2035年)》的起草说明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指出,“两湖”创新区承载着常州的未来和希望,要以“532”发展战略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中轴”建设。“两湖”创新区建设,生态是底色,要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高标准建成具有绿色标识的“最美湖湾城。